您好,欢迎访问伟德国际victor1946有限公司官网! 服务热线:021-34628278、54308262
发布时间:2019-04-16 发布人:浏览次数:1
基于欧姆龙与中国工控网长期的合作,以及双方总裁的多年交往,每年高层之间的高屋建瓴式互动成为惯例,尤其是在市场环境变幻难测时,一如当下。又到一年相约时,2019年8月26日,gongkong ®总裁潘英章先生来到位于上海的欧姆龙自动化(中国)有限公司总部,与欧姆龙自动化(中国)有限公司总裁大场合志先生再次会面。
左:欧姆龙自动化(中国)有限公司总裁大场合志先生
右:gongkong ®总裁潘英章先生
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,以及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,中国自动化市场将何去何从?在市场低迷的跳动下,欧姆龙i-Automation!又是如何创新脉动的?快人一步的日本制造业和自动化应用,又将为中国制造业转型提升提供哪些借鉴?
i-Automation!具象化进程
对于熟知欧姆龙的人来说,革新制造现场的i-Automation!,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。它意味着欧姆龙开启新一轮的自革命,而这场革命风暴藉由i-Automation!渐进式地赋予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新理念。
从工业自动化应用的发展角度而言,大场合志解析道,i-Automation!带来的首先是生产现场的变化,利用integrated(控制升级),以机械追求高速、高精度,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;其次,intelligent(智能化)利用信息,来兼顾生产效率和品质的提升;最终达到的理想状态是interactive(人类与机械新协调),追求机器人与人类协同作业,且可靠、安全。三个“i”的内涵和功能层层递进。
“目前还没有企业能够将i-Automation!中的三部分完全实现。但这正是欧姆龙想要实现的目标。”大场合志去年这样说。一年过去,欧姆龙推进的脚步已见成效,在自己的工厂内实现了前两个“i”的基础之上,今年,欧姆龙已经尝试着将integrated(控制升级)、intelligent(智能化)和interactive(人类与机械新协调)三者融合性地在自己工厂内部运行。
对外,欧姆龙自动化中心则肩负将i-Automation!与客户当前和未来生产工艺关键设备发展进化相结合,开发出解决客户尖端技术课题、满足客户需求的自动控制技术和方案,并标准化、通用化,同时在ATC/PoC提供客户方案的验证和测试,加速客户课题解决和方案落地。
“面对未来的发展目标,客户的需求越来越明确,特别针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方面,我们与之对应,能够做出快速积极的准备,将i-Automation!的理念具象化,为中国用户带来积极的改变,这是我们今年的一个变化。”大场合志说,客户对于安全方面的重视最为主要,其次是对生产效率的优化,以及信息化改造。比如电动汽车电池燃烧问题,欧姆龙重点优化提升二次电池锂电池品质。“兼顾生产线优化与提效与风险方面的控制,是我们现在的课题。”
i-Automation!最与众不同的是强调interactive,即人类与机械新协调,这是欧姆龙创始人立石一真所坚持的“机器可以做的事情让机器去做,人应该在更具创造性的领域享受工作”理念,也将是欧姆龙实现跨越的一个重点。
“如何维持和创造让人与机器人在生产线上达到最佳状态,确实是一个比较艰难的尝试。” 大场合志说,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到底以谁为主,人来做,还是机器人来做,这个很难判断,也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关键概念。”
未知,意味着可以突破、创新,正是市场机遇。“附加价值低的工作,例如,搬运、上下料、简单的组装,可以让机器人来做。然而,很多领域机器人不能代替人的眼睛和手,我们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融合起来做。” 大场合志举例说,去年的进博会,欧姆龙带来了象征着未来“人机和谐关系“的第四代FORPHEUS乒乓球机器人。它搭载了不断进化的FA和AI技术,开启观众对于未来人机关系进化的想象。
此外,由LD移动机器人、FA装置等共同构成的欧姆龙机器人一体化生产线,展现了在i-Automation!智能制造理念下,机器人与人在同一空间安全地进行协作,实现“人机和谐”的柔性、高效的近未来生产现场。我们能够看到,欧姆龙将其独有的“Sensing & Control + Think”核心科技充分运用到FA领域中,其中包含了AI、现场安全、效率提升等关键因子。
把握“制造现场”与“制造现场之外”的机遇
如果说,革新制造现场的i-Automation!,是欧姆龙为应对制造业不断加剧的全球竞争和技术变革,追求高附加值的生产、高品质及稳定运行的完美答案与行业战略,那么今年的欧姆龙则表示要实现“制造现场”与“制造现场之外”的机遇的“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”。
立足宏观,大场合志认为,当前中国面临的大环境不会有大的变化和改善,于外是中美贸易摩擦,于内消费行业本身发展达到了一个极限。比如,最具代表性的智能手机,人们对它的需求相对饱和,且兴趣度逐渐下降。由此造成的局面是,大家都在观望,谨慎投资,甚至是暂缓投资。在这种境况下,欧姆龙需要进一步把握投资领域的机会。
再从工业自动化行业层面来看,工控小编将欧姆龙的行动简称为保“4”拓“N”。欧姆龙全球行业战略有四个注力的行业,分别是汽车、以手机为中心的电子机械、食品、基础设施。在这四大行业,欧姆龙希望藉由i-Automation!不断蚕食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。此外,攻略以往完全没有涉足的新兴领域,把握新行业新客户需求,“准备以前完全没有准备的产品”。同时,据大场合志透露,如果欧姆龙对投资领域把握不是很足的话,那么关键就在于加快保“4”拓“N”的速度。
欧姆龙成长最关键的部分到底在哪里?这是欧姆龙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“我们目前业务成长主要在控制领域,”大场合志说,“但,我们需要把眼光扩大,扩大到控制领域以外的地方。”
比如,基础设施领域。去年中国政府决定,推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工作,主要是利用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(ETC)等新的信息技术,替代人工收费的方式。“中国政府一旦决定做一件事情,推进速度非常快,我们能不能快速跟进新变化、新需求,这很重要。” 大场合志举例说,再比如,随着网购的兴起,物流方面的自动化推进速度越来越快,从严格意义上讲,物流行业虽然是自动化,但不是生产线上的自动化,整个供应链是完全不一样的。此外,5G相关的领域应用广泛,也是欧姆龙目前关注的重点。
日本制造业变迁启示录
当前,我国制造业发展步入了爬坡过坎、由大变强的重要关口,既面临严峻挑战,也面临重大机遇,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。纵观日本制造业的变迁,或可从某种程度上给予我们发展之借鉴。
自1933年5月10日创业至今,欧姆龙见证并参与了日本制造业发展的起承转合。二战后,日本制造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,为尽快冲出经济困境,日本以美国为榜样,充分利用自身的“后发优势”,来引进吸收美国制造业的先进技术与创意,涉及电脑、日常消费品、汽车、通信等领域。
先模仿后创新,日本逐渐告别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高成本、低效率的生产模式,通过大力引进先进技术,来积极谋求重化工领域的设施更新,同时提升电力、钢铁和海运领域的高级技术。如此一来,日本实现了从大规模生产、自动化技术引进、机械自动化到高技术、大规模生产体系全面建立的逐步跨越,并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复苏与发展。
进入80年代,日本政府调整战略,开始将发展重心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倾斜,诸如原子能产业、电子信息产业、计算机产业与飞机制造业等成为资金与智力资源的主要输送地,高精尖产业自主研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。80年代给予大场合志的直观感受是,“从家电、汽车等各领域需要的零部件、磨具等所有产品,都是在日本生产,产品做好后再出口到其他国家”。
从80年代后半期到2000年,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,日本出现产业迁移,将轻纺、机电等价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,转迁到成本较低的亚洲“四小龙”和部分拉美国家。“正如‘微笑曲线’显示的那样,在产业链中,附加值更多集中在曲线的两端:材料和服务,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。”大场合志说,“这和工业自动化没有关系,而是社会发展必然的行经路线。如何抓住曲线的两端,是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关键。”
“另一个值得借鉴的,是日本民族的匠人精神。”大场合志说,“不管做什么一定要做得特别彻底,比如对很多小技术的钻研和积累,这是日本人的文化,也是日本人比较‘笨’的地方。正因为有这样的风土文化,日本才能达到现在这个阶段。”
谈到企业与员工的协同发展时,日本企业有“员工可以与之白头偕老”的美誉。作为一家典型的日本企业,1959年,创始人立石一真就制定了欧姆龙的企业使命:“用我们的工作,提高我们的生活,创造更美好的社会”。自此,欧姆龙基于这一企业理念,不断地投入研发新技术并培养专业人才,积极解决各种社会课题。工作、生活、社会在企业文化层面融为一体。
之于中国员工,欧姆龙秉持的“企业为社会做贡献”的理念,能让他们深刻感受、认同企业文化,并为之努力,另一方面,欧姆龙提供e-Learning学习平台,不断磨练员工的自身技能。因此,欧姆龙 “中国化”的运营,颇受员工认可。所以,当被问及企业管理的“秘诀”时,大场合志认为,有了清晰的战略、人性的文化、合理的制度,管理何须技巧。(文/gongkong张丽莹)